ress221-1    

 

香港《殺人犯》與國外的《孤兒怨》(Orphan),在題材及劇情上多有雷同,同樣以領養小孩作為故事鋪陳,都在孤兒院及收養中心裡萬中選一,挑中了魔童死神,可惜的是《殺人犯》在負評上卻不少,也許是背負著《孤兒怨》原罪,於是兩者相較下,《殺人犯》自然相顯遜色。

在《殺》片的劇情安排上,片頭開始的鋪陳都還很緊湊,但要至快中段就開始走調了,你會看到一群腦包警察像極了八卦大嬸,把警局當成菜市場,在裡面開始議論紛紛的懷疑凌光(郭富城飾),一群對他指指點點交頭接耳十足大嬸樣,但是明明鎖定了可疑對象,卻沒有進一步具體跟監行動,說有調派警力,但明明緊急情況一直發生,然後最後緝凶片段,又上演了移動城市,所有人都在凌光要手刃養子之際,原無動作的警方跟家屬竟一窩蜂的出現阻止。

甚至到最後一幕,上級長官明明就發現了照片中的異象,看完還毫無知覺,就只是到頂樓,眺望著遠方吹風,哪招啊?是冥想發功之類的?且應該會發現凌光家多了一具陌生人的屍體,就是殺害妻子及幼時鄰居的那位拾荒者,警方都沒有對此人感到可疑?只是單純覺得是凌光隨機殺了拾荒者?

所以個人認為,《殺人犯》結尾部份,好像很刻意的埋伏筆,也許是想看市場反應做開續集的考量,如果不是,我只能說那結尾是發生了什麼事?只是單純的只是為讓觀片者留下想像空間的話,真得有點弱掉了。

凌光妻子(張鈞甯飾)在戲中的角色也實為可惜,就只能稱上個花瓶角色,雖表現一付慈愛小孩模樣,但完全沒有明顯的角色張力,就連最後已要慘招毒手,張鈞甯卻完全沒有半點掙扎場面跟表現機會,因為畫面就快速帶到了,老公凌光回家發現烤爐外面露出的一截頭髮,進而推估被殺害,凌光進而鬼哭神嚎樣,張鈞甯就不明不白領了便當。

儘管戲中,小男孩說他多愛這收養他的母親,但絲毫感受不到互動中丁點溫馨的氣氛,小男孩對這母親當然不只是單純的愛慕,也可能是劇情考量刪減了應出現的戲分,就角色跟戲份都沒有充分發揮來說,都十分可惜。

雖有人郭富城在裡面角色感覺過餘偏激躁進,詮釋過於over,但我認為這是角色逐漸轉化的過程,一個被下藥後神智不清,遲遲無法了想起過去,一般人也難以冷靜,無法釐清真相而陷入瘋狂,身邊的人卻沒有半個人願意相信他,所有嫌疑的矛頭都指向他,原先跟他站同一陣線的同事好友,最後也在郭富城情緒失控下誤殺了,又接連面對自己領養的小孩,竟是個可怕要對他復仇的人,摯愛的妻子與胎中的小孩也中招被害,找回來的記憶已無所用處,心情強烈的轉折,轉變成憤怒的報仇心態,內心黑暗面徹底的覺醒,變成個名副其實的瘋狂殺人犯。

一幕,凌光質問劇中兒子仔仔為何逼他至此絕境,雖然仔仔老是詭辯說兇手不是自己,說自己平常只是騎騎單車玩玩具而已,殺人的都是凌光,一副事不關己樣,面對凌光的咄咄逼人,

仔仔回他說:「其實你每一步都可以選擇,怎能算是逼呢?」,

聽來也是一針見血十分傷人,也就是說兒子仔雖引誘出凌光的黑暗面,但真正失去理智的是發狂的凌光,步步被誘導成為殺人犯。

對於兩位孩童的表現,
加上看過《孤》的,都對小女孩純熟演技驚艷,詮釋實際年齡30幾歲,外表卻停留的小女孩,角色殺人放火不假他人之手,城府心機深,但不難看出這角色是情緒化的,得不到就毀滅且帶點自殘自虐的性格,陰鷙表情讓人不寒而慄,相對於《殺》的小男孩,也許不慍不火的詮釋上就看來生澀。

但個人認為,小男孩的演法並非不到位,因為這角色本就有此需求的,小男孩成長過程的歷練,造就了他的麻木殺人,自然一些表情不形於色,且小男孩真有把欠扁的感覺發揮出來的,因為我看時,有數度都覺得這小男孩嘴臉好令人嫌惡啊!

加上角色設定為40幾歲,外表看似小孩,智慧卻過於常人(誤),他沉穩地佈局,截長補短知曉合作無間的重要性,長期借刀殺人,卻自兼省力的販賣人口維生,即便在收養家庭得到溫暖,也能不改顏色的賣掉自己的弟妹,十分卑劣,所以在這樣設定下,這樣的表現並無不妥。

敗筆大概在於為了呈現角色轉換,故意強調讓語氣口音不同,也許是年紀尚小的主角無法有那樣聲線表情,所以之前聽說在配音的版本有人認為突兀,但我看的是原音,雖中粵夾雜,有點奇怪,但起碼在小孩聲音上,還不至於有所不妥。

回顧一下,《殺》中老男孩仔仔讓我印象深刻的幾句話,自他嘴裡講出格外為諷刺

「世間上哪有那麼多鬼啊?就算有,也是在你心中。」

「難道鬼真的較容易接受嗎?可能是吧!你們這些人,寧願接受鬼,也不願接受我們這些怪物。」

雖這幕,郭富城說出「你是鬼」時,那表情及語氣,讓我噴笑了出來。

 簡單入手小表:

des-1  

另外一提,不老症確實存在,在台灣也是有出現過這樣例子,不知大家還否記得在國片《神探兩個半》中(內容如何就不予置評),裡面扮演柯南造型的鐘國洪,曾經出現在各綜藝節目,baby face的他就是真實不老症的罕見疾病患者之一,不同一般侏儒症的患者,他們身體狀態是停留在孩童狀態某一階段就不再成長

 

3147

小叮嚀:如果看了這類片中,對於收養了惡童情節感到不適,真得不要過於放在心上,只是電影情節呈現而已,希望不影響現實有心想收養小孩的夫妻,還是有很多乖巧孩子需要有溫暖家庭照料,相信大家還是可以明辨的出的電影跟現實的不同,無需因而過度恐懼排斥,因為有時接收到的訊息,容易影響心理進而產生些陰影,但自我調適才是觀片之後自我管理課程一門

小記:雖文章開頭的虎喵很陰森,但也是為搭配電影海報繪製,哈哈~我自己覺得有點很可愛(自以為

 

arrow
arrow

    虎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